(心理中心报道)南昌职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2月14日(行政干部)开学第一天,全面部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具体工作(细则)如下:
一、全校同学2月17日报到至3月17日完成心理健康(SDS)测试;测试“高分”同学“一对一”危机干预、测试“中分”同学“小团辅”;3月27日完成心理健康测试分析报告等工作。
(一)2月17-28日,完成心理健康(SDS)测试,达标100%测试率。
(二)2月24日至3月14日,完成在校同学测试“高分”同学“一对一”危机干预;
(三)3月24日至3月10-17日,完成在校同学测试“中分”同学“小团辅”。
(四)3月27日出心理健康测试分析报告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汇报。
二、3月19-21日,完成全校大1-2年级“班级心委”、“楼层心理危机联络员”中级培训。
三、3月中下旬至4月初,完成“校园第二课堂移动展板”巡展活动。
(一)3月22-29日,完成女生宿“校园第二课堂移动展板”巡展活动。
(二)3月24-26日,完成校星月大道“校园第二课堂移动展板”巡展活动。
(三)3月30日至4月7日,,完成男生宿“校园第二课堂移动展板”巡展活动。
四、4月中旬启动“5·25”系列活动。
(一)4月20-27日,南昌职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发起 “衣暖人心,携手同行” 爱心捐赠活动。
(二)4月20-27日,同步进行“校园第二课堂移动展板”巡展活动。
五、5月11日,心理中心邀请南昌大学南大一附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精神医学博士胡茂荣教授为我校抑郁症、强迫症同学以及心理问题同学坐诊。
六、5月12-30日,全面开启并推进“5·25”各项目活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技能(教学、案例分析、模拟咨询)大赛工作。
(一)5月12-22日,各学院完成“5·25”三类活动共九个项目的汇报演绎活动,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赛。
(二)5月26-30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室(教学第15-16周)完成“实操”考试(核):手语舞(感恩的心、步步高、我要飞)三选一、心灵激能原创歌《我骄傲我们是室友》。
七、“重点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安排。
(一)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风险问题应对措施
1、筛查和排除有自伤、自杀和攻击他人风险的:如登记在册的“情绪消极(失控)、曾经有自残、轻生和攻击他人行为”的重点同学。
2、筛查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症状倾向)或抑郁症服药同学。
3、筛查突发性生理危机:如绝食、过度服药或应激性昏厥等心身疾病同学。
(二)随时保障“学校—学工—中心—学院—班级—楼层”六级心理危机防预干系统(机制)正常启动。
(三)保障“重点时段”(毕业“分手”、毕业就业、端午节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应对的特殊工作。
(四)心理危机分级干预(应对)措施。
1、心理危机防预阶段:
启动“学校—学工—中心—学院—班级—楼层”六级心理危机防预干系统(机制),定期排查高风险学生(如长期抑郁、重大变故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援助渠道(24小时热线、心理咨询等)。
2、心理危机干预阶段:
(1)即时处置:发现自伤/伤人行为:立即隔离危险物品,疏散围观人员,同步联系保卫处(电话:0791-83301104)与(心理中心电话:0791-83486046)。 确保当事人不独处,由专人(辅导员/安保)陪同至安全环境。
(2)专业介入:心理中心30分钟内介入评估,启动危机预案;需“转介”,即时由保卫处派车,辅导员(班主任)护送至定点合作的南大一附院心身医学科。
3、心理危机事后跟进:
(1)学院通知家属,签订《安全责任告知书》;
(2)制定复学心理支持方案(定期咨询、学业帮扶)。
(3)分级跟进(班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五)保障机制。
1、多部门联动:心理中心、学工部、保卫处、校医院每月联合演练。
2、保密原则:信息仅限必要人员知悉,避免二次伤害。
3、关键联系人:梁 君、高皓天。
4、心理咨询中心:0791-83486046(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
5、保卫、平安处:0791-83301104(24小时安全救助热线)。
以上是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部署
上一页:我校心理情景剧《一路相伴 绽放心灵》荣获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优秀心理情景剧三等奖 |
下一页:“万师润万心”——南大一附院主任医师、精神医学博士胡茂荣教授进校坐诊活动圆满落幕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